“下班到超市买点打折菜,价格比早市还划算,菜叶还是水灵灵的!”晚七点半,在北国超市蓝山店,正在选购的张女士称赞道。
每晚华灯初上,一场关乎商品品质和惠民折扣的“新鲜大行动”都会准时上演。这并非一场简单的促销活动,而是北国超市践行企业责任、守护消费者“舌尖上的安全”的日常举措。每晚七点半之后,超市生鲜品类,如叶菜、加工熟食、炸货、调理海鲜、凉拌菜、现制面点,分割生肉等陆续打折销售,当日未售完的严格按制度流程销毁,保证次日开门营业都是新鲜货。
出清举措推行以来,晚间的客流有明显提升,像张女士这样赶在晚间到超市采购打折货品的不在少数,同时,不卖隔夜商品也保证了次日商品的新鲜、品质,提升了卖场的鲜度形象,实现了销售和口碑的双赢。在运营层面,有效避免了库存积压,实现产品的高效周转,提升了经营者的运营水平。
以终为始 鲜是灵魂
生鲜产品不同于其他品类,保质保鲜期限短暂,产品的质量容易受新鲜程度影响,消费者很容易从视觉和口感等方面感知到其是否新鲜。北国超市作为省会市民信赖的连锁超市,一直秉承“好物不贵”的商品理念,严把商品质量关,这也是超市推行“出清”的初衷。出清模式让门店做到每天上新、当晚清空,让顾客能够便捷购买到新鲜、优选的食材,享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,有效提升卖场的鲜度形象。同时,每晚固定的商品出清,也能给到消费者实惠,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。
减少浪费 高效周转
与其他品类相比,生鲜类产品天然具有非标准化和易损耗性,面临品质难以保证、物流损耗大、配送效率低下等等问题,经营难度大。出清模式要求对库存和销售进行精准管理,这有助于提高门店的管理效率。卖场通过每天的销售情况来合理备货,避免库存积压导致的食材浪费,从而优化了库存管理,降低了成本。让每一份商品都能在最佳时间销售出去,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。提升商品品质,做好鲜度管理,提升运营水平是北国超市推行出清举措的初衷,具体在执行层面,主要是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:
1.建章立制 规范流程
为确保出清工作规范有序开展,北国超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。《超市事业部商品出清明白卡》对出清的时间、品类筛选、折扣处理、报损销毁等操作步骤,每一个环节都提出明确的要求,同时,建立了部门负责人监督、综合管理科核查、总部营运处巡查的多级监督检核机制,做到有制度、有流程、有监督、有检核,全链条实现闭环管理,确保出清制度落地执行。
要保证制度有效执行,操作动作不变形,首先需要大家在认识上高度统一,从总部到门店,从采购到店长,从员工到合作伙伴,清楚认识到出清工作的初衷和意义,大家目标统一,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高、新鲜度好的商品,提升北国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;就是减少损耗,提升运营能力;就是让消费者到北国超市购物更舒心更放心。其次,加强员工培训,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出清流程,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。再者,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,对违反出清制度的行为按规定流程处罚,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执行力。通过员工培训、实操中磨合、效果中检验,大家逐渐达成了共识、统一了思想,标准了动作。
2.优化执行 及时修正
做到了建章立制,在实际应用中要达到预期效果,还考验着门店责任人的经营智慧和运营水平。
·在保证商品鲜度的同时,怎么能避免无谓的损失?
超市各门店商圈不同,消费特点不一,事业部没有一刀切,而是引导各店根据本卖场的客流和商品实际货量确定出清时间,值班负责人实时监控商品保质期、品相与销售情况,动态调整出清节奏,保证出清动作的科学性。
蓝山店不同品类商品分时段陆续出清,水果蔬菜等易损耗的商品,遵循上货查验、售中挑拣的原则,当天来货先挑拣,把新鲜度不够、品相不佳的及时挑拣出来打折处理,避免晚间集中出清造成更大的损失;白馒头需求量大,花色馒头销售量小,出清时花色馒头就先打折出清。
·联营厂家有顾虑,在出清工作上不配合怎么办?
中环店联营厂家刚开始担心损失,不敢上货,那就自营带头上货,卖场出清的口碑打出去了,夜场的客流越来越大,很多顾客慕名而来,销量上去了,顾客对卖场商品的新鲜度的正向反馈越来越多,联营厂家也看到了效果,自觉上货参与出清,在售卖的过程中对货销量心里也有数了,盘点发现,损失在可控范围,销量有明显增长,大家的疑虑打消了,上货销售更积极了。
在出清工作推行中,益安店特别重视消费者的反馈,专门针对出清做了顾客调研,顾客纷纷表示,超市出清的商品品质不错,价格很划算,同时也对超市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出了建议。北国店也定期与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交流,据供应商反馈,超市推出出清策略,商品勤挑拣勤整理,加快了商品周转,新鲜度更有保障,商品品相更好,销量也有了明显提升,愿意与北国超市一道,推行出清举措。
出清模式是北国超市鲜度运营的关键环节,北国超市以强大的采购物流和管理系统为保障,搭建起链接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,夯实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新鲜品质生活的需求中,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。